探索智慧统计系统的建设

文章分类:APP热点新闻 发布时间:2020-12-17 原文作者:sky 阅读( )

什么是智慧统计

统计信息化语境中的“智慧统计”是受“智慧城市(Smart City)”概念的启发而延伸过来的,即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统计调查、处理、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与传统统计相比,智慧统计(Smart Statistics)在发展理念、建设目标、实施途径、核心功能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SMART的内涵可以从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Monitor(监测)、Analysis(分析)、Report(报告)、Technology(技术)等五个方面进行阐释。

S-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智慧统计强调“一盘棋”的大统计理念,通过开展体系规划与顶层设计,实现部门之间、统计内部的信息融合共享以及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

M-Monitor(监测),智慧统计实现了从单一的静态统计转变为静态统计与动态监测相结合,实时监控调查对象数据质量、及时发现新增“四上”企业、掌握区域经济存量。根据需要设置模块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

A-Analysis(分析),智慧统计通过充分汇聚信息、利用信息、挖掘信息,把数据存量转化为服务增量,催生数据信息、预测预判、综合分析三位一体的统计服务体系,实现“数库”到“智库”的升级转化。

R-Report(报告),智慧统计可以根据“实时实地、动态直观、汇合整合”的要求,改变传统统计图表的展示方式,将各类数据融合在统一的GIS视图上,将纸质的点状数据转化为空间上、地域上的主体分布形式,使统计分析报告由单一的数字分析转变为可视化的直观呈现。

T-Technology(技术),智慧统计的技术性要求信息化主导,科学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搭建信息管理、统计数据、服务咨询一体化平台,整合共享数据资源,最大限度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并利用数据生产模式变革实现组织模式转变,引发统计调查流程再造,推动统计工作扁平化和高效化。

图片来自网络

智慧统计建设任重道远

基础数据维护。一是历史数据的导入。统计历史数据是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确保“家底”真实客观的重要依据,有必要将其整合进入智慧统计平台。由于历史数据数量巨大、部分数据统计口径发生变化、行政区划有所调整等因素,在录入之前应开展专业综合数据、基层数据及部门数据规范整理工作,再将联网直报及统计年鉴往期数据、历次普查数据导入平台。二是新数据的即时导入。建立日常运维机制,根据月报、季报、年报及大型普查所涉及的指标合理设置指标体系,通过外部文件的导入导出克服物理隔离、统一指标口径,实现与现有的联网直报系统、工商名录查询系统、综合治税系统等不同系统数据的有效对接,确保新生成的数据资源实时导入平台,同时增加图表生成、模型分析、个性定制服务等功能,实现数据的快速转换、多维查询和可视化应用。

信息安全保障。统计部门需掌握系统的源文件和源代码,硬件、软件选型和管理模式制定都要充分考虑安全保密,尽量采用成熟可靠的产品和技术,保证建成的系统稳定运行,正确处理开放性与安全性的关系。定期检查互联网接入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建立统计数据灾备系统建设,实现对历年来的年定报、普查等统计数据集中管理与备份,保障统计数据的安全。

服务职能延伸。大数据之“大”,并不限于其表面的“大容量”,而在于其潜在的“大价值”。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挖掘是指通过特定的算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从而揭示数据当中隐藏的历史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因此,各级各地区应适应区域功能定位要求,深度开发数据平台,建立先进的数据模型,将海量数据有机联系起来,提供一些经过组合计算的数据即重要指标,构建区域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题导向型的数据挖掘实现统计预测预判、进度实时监测和事后分析报告等统计服务。

乡街平衡发展。与城区街道以楼宇经济为主相比,县属的乡镇(剔除园区)管理半径较大、经济单位相对较为分散,同时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智慧统计平台的推广难度相对更大。因此,要保证全市智慧统计平台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推广时技术力量、培训力度必须对乡镇有所倾斜,网格划分上建议以行政村为基础,以村会计为联络员、统计站长为管理员。

大数据已经不再是技术概念,而是一场变革。通过集聚市、县、乡三级统计力量和资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实现三级平台互融互通,层层上报的传统统计模式向以资源集聚、信息共享、相互衔接为特征的一体式统计转变,将大大提高统计效率。以信息技术与统计业务、统计管理高度融合为标志的智慧统计将成为引领统计的新思维、新理念,真正为统计插上腾飞的翅膀。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来自:sky